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即一些研究者只是在中国论域中来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似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全是在中国语境中孤立发展起来的,这就抹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维度。我们认为,要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仅要全面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问题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而且也要彻底推进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格决定的。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种封闭的思想学说,更不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特有的一套话语理论,而是各民族可以具体化、本土化的一种开放体系,一旦将其固化为一种封闭、僵化、狭隘的教条主义,或固化为某一民族特有的理论产物,也就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内在生命力。这告诫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只有开拓视野,充分吸收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发展。
其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是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种理论形态,它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那么,如何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呢?这就需要一个参照系,而国外马克思主义恰恰就是这面镜子。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林林总总的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共时性结构中凝练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特质,同时也能够在彼此的差异中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性,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准确、客观的历史定位,系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机制、民族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的认识。
最后,这是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理论自信的客观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民族价值,同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且也能为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因此,我们在全面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同时,也必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经验的世界推广,凸显其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上的历史意义,通过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和交流,使中国经验走向世界,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同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也绕不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那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第一,从实践维度来看,它能够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提供有益启示。1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见证了历史的百年沧桑和风云剧变,演绎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第二国际、苏联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开拓出了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东欧、苏联、西方左派政党等在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然而最终也导致了不同的结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欧左派政党纷纷放弃马克思主义,等等。通过对它们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系统研究,特别是通过它们如何“在理论上离开马克思主义而最终导致在政治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能够有效地总结和反思它们的失败教训,进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有效规避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负面效应。虽然在历史语境上存在着重要差异,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都面临着一个共同任务,即探寻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比如生态、城镇化、消费、社会正义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是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我们这些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现实指南,有效规避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有益的方法论借鉴。一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等,无疑都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本土文化嫁接的理论产物,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这些流派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的?它们又是如何通过这些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它们是如何通过这种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来透视社会现实问题的?等等。弄清这些问题,无疑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系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总之,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形成本土视野和世界维度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在对话和碰撞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孙乐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