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中心>>通知公告>>正文
      
转:“传播与中国 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来自: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2/09/21   点击量

       中国当下迅猛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媒体崛起引发的传播革命,致使城市与传播的议题日益突显,传播视野中的城市研究大量涌现。
  传播与城市本就是互为关系。从西方文明历史看,古希腊等城邦国家的存在,就是以多个面向的传播作为重要社会基础的。直至现代性的发生及其在全世界展开,城市与传播,特别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更是互为前提,成为现代性的突出表征:
  其一,在社会历史的结构性方面,城市与传播在现代性的框架中并置,形成同构关系。现代城市即是媒介,它构筑了人们传播、交往、沟通的平台,全方位地实现了传播的意义。
  其二,在物质实体与虚拟再现的框架中确认了城市与传播的互动关系。大众媒介是“第二城市”,大众媒介构成的传播网络建造了一个虚拟的城市,它以独特的方式再现了实体城市,并复制、重构了一个虚拟的城市系统。网络等新媒体的产生,更加突显了媒介虚拟空间的意义。
  其三,现代城市的体验趋向各种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建筑物、物质空间、传播媒介、社会实践共同构筑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传播、交往、沟通的过程。在无限移动的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和城市空间已经彼此融合,难以分割,它们共同构筑了城市传播的整体。传播因此成为构筑城市的基本因素。
  城市与传播的议题极大地激发了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兴趣,其中涉及众多传播学的核心命题,开展传播学视野中的城市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2012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的主题因此确定为:
  
  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
  
  本次论坛以“可沟通城市”为核心概念,试图勾连城市传播现实与理论的两个层面。一方面,发现、解决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建构中国城市传播的知识体系。所谓“可沟通城市”,是指依靠一个开放、平等、民主、有效的公共传播网络,促成国家、城市、群体、公民个人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公共交流,建设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实现经济、文化繁荣,满足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城市生活。
  由于本次论题牵涉面广,为了使本年度论坛的讨论更集中和更有质量,我们建议,可从三个不同维度来展开:
  1、“可沟通城市”的理念、制度、机制、实践的基本状态及核心问题的描述与分析。如:城市公共传播系统的政策理念和制度安排。城市公共传播系统的构建主体如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业组织、非盈利组织、普通个体的角色安排、影响作用。城市公共传播中的社会参与,公共政策的传输与社会反馈、公共议题传播与社会互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管理、社区治理与社区传播、城市规划与公共交往空间等。城市传播与城市文化共享与城市精神的凝聚。城市传播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传播与文化认同、城市文化设施及其传播状况、城市传播与城市空间生产等。
  2、中国情境下的“可沟通城市”指标评估体系的构建。包括指标体系的核心理念、基本框架、主要维度等。如,城市公共传播系统的设施建设、网络格局及平台建设、运作情况的检测评估。虚体方面侧重大众媒介、公共通讯与城市公共传播系统;实体方面侧重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建设与公共交往。公民对于城市公共交往的参与度检测评估,公民对公共事物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政府以及相关公共机构公开公共信息的程度、城市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与水平。市民对于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认同度检测评估。侧重考察大众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如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歌舞厅、社区活动中心、城市和社区广场等)与城市文化建构之关系。
  3、“可沟通城市”与城市传播理论的建构。在“可沟通城市”相关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 如:城市传播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城市传播中传播的多个含义(信息传递、公共交往、意义生成、关系建构等);城市传播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心灵体验、人的城市感知、人的主体性等。以搭建与其它学科中国城市研究的理论平台,促进城市研究的跨学科对话。
  论文题目自定,研究取向、方法、路径不论,唯一要求是以经验性材料为基础,以问题切入,力戒空论。
  
  会议时间:2012年12月14日-15日(周五-周六)
  投稿方式:组委会热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及论题积极投稿,也欢迎组织panel或workshop。提交的论文必须是没有以任何形式发表过。提交论文全文和panel或workshop计划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20日。组委会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对论文、panel或workshop计划进行匿名评审。评审通过者将于2012年11月15日前收到组委会的正式邀请函参加论坛。同时,组委会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所有提交论文的作者是否入选。优秀论文会后将结集出版或在《中国传播学评论》上发表。
  论文和panel或workshop计划请提交: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秘书组。
  地址:上海国定路40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邮政编码:200433)
  联络人:薛丽
  E-mail :
cics@fudan.edu.cn
  电话:86-21-65643743
  传真:86-21-65643743。
  欢迎垂询。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匿名评审,投稿论文请务必以E-mail(word)形式提供电子文本。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12年7月13日
  
  附件1:论文格式
  附件2:“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简介
  附1:论文格式
  1)来稿应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为便于匿名审阅,正文请勿出现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文字。
  2)封面:注明论文题目和所有作者的姓名、任职机构、职称、联络地址、电话、电邮等。并注明该论文提交给2012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匿名评审。
  3)摘要和关键词(第2页):中英文论文摘要均以250字为限;应包括研究问题、目的、方法、发现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文使用宋体五号,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2。
  4)正文:标题位置:置中,用黑体字;其余中文使用宋体五号,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2;子题位置:靠左对齐;次级子题位置:靠左对齐,以罗马数字(I、II、III、IV ……)标示。中英文论文正文字数上限均为一万字。
  5)注释和参考文献:使用APA格式,参考文献应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标题、卷/期数、页数、出版地、出版社等。中英文书目并存时,先排中文,后排英文;中文作者(或编者)用全名,以姓氏笔划排序;英文作者(或编者)姓在前,名缩写于后,以字母次序排列。同一作者的著作,按出版年份排列,新作在前,旧作在后。若出自同一年份,在年份后标示abc。参考文献以外必要的注释统一使用脚注。
  附2:“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简介
  为凝聚各方研究精英,深入推动我国传播研究,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7年决定创建“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和碰撞的平台。论坛每年一届,以专题研讨为形式,每一届会议为一个论题;追求高起点高层次有创见,重学术质量、学术规范而不求规模;以开放性为宗旨,力求成为不同学科、不同国籍,对传播研究有兴趣的研究者共同参与切磋磨砺的公共学术空间。目前,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2007年的论坛主题为“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2008年为“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2009年为“共和国的媒介与媒介中的共和国”,2010年为“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2011年为“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

 
© CopyRight All 版权所有: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
电话:0792-8312099  传真:0792-8312099
Email:shxtxyjzx@jju.edu.cn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编: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