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正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综述
来自: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发布日期:2013/01/09   点击量
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2012111718日,“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海南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学习李长春同志于20126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话语体系,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话语体系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50多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党校的80多位青年学者出席论坛。各主办方的领导均与会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作主题报告。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李长春同志于20126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李长春同志指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1]。与会学者表示,在学术研究中,要以此为指导,创造性地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及其话语方式受到新的挑战,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当代强势话语的情势下,一味淡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没有出路?面对现实的各种挑战,如何建构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会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与会者认为,在话语权问题上一厢情愿地去意识形态化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不可能真正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程恩富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近些年来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所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详细介绍了他本人的理论创新经历和经验,值得我们青年学者好好学习。他认为现在是理论创新的极好机会,号召青年学者要紧张起来,要有紧迫感,抓紧机会进行理论创新,强调自然科学技术需要自主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也需要自主创新。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应当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走出去”的话语体系,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研究员认为,李长春同志不仅提出了课题,而且给出了解决课题的方法,那就是学习借鉴以往人类文明成果中是如何打造学术话语体系的。在这方面尤其是要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做法。在对待旧的学术话语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采用的办法有舍弃、更正、沿用和创新等,但即便是沿用,也存在创新之处。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晓东教授提出应当构建中国特色价值观话语体系,应当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代精神的实践理性表达。中国特色价值观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的价值之维,构建这样的话语体系,就必须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清醒的理论自觉,在这方面是容不得有任何“改旗易帜”想法的。在构建中国特色价值观话语体系过程中,同样要坚持普遍真理与具体国情的结合,循着“返本”与“开新”相统一的道路,准确把握并全面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价值晶核。
海南师范大学刘华初教授认为,现在的理论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五·四”时期拿来主义的水平上,依赖于先进国家的理论家们提供的思想视角;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改革开30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在译介和追踪世界先进学术思想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为进行理论上的独立创新奠基了知识基础,但从总体上说,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还相当微弱,特别表现在理论创新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需要实现从知识理论上建立与我国国家地位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苑秀丽副研究员提出了如何在现代话语体系转换中不割断历史、不割裂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一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逐渐被弱化的现实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苏东剧变的发生表明,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偏离甚至走向极端,将会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中国特色”为核心理念全方位地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新形象,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更新与自我发展。理论创新带来了话语转换,但是,话语体系的重新建构并不是没有立场的话语变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与时俱进”并不是一个无立场的话语,这一话语内涵的前提就是指导思想上的一脉相承。为了确保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丧失话语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决不可随意弃用,流行的甚至西方主导的话语决不可盲目套用。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话语体系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以科学的话语体系诠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诠释马克思主义,建构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与会学者保持着高度的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认为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相比,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显得不那么相称,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建设。
国内外热议的“中国模式”现象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一些学者提出在“中国模式”问题上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程恩富教授认为,“新的活劳动价值论”、“新经济人论”、“资源需要双约束论”、“公平效率同向变动论”、“公有制高绩效论”、“基础主导经济调节论”、“全球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知识产权优势论”、“社会主义三阶段论”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论断,都是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学术话语。把握邓小平多次使用的“中国模式”一词,应该强调这样几个层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既不是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模式,也不是儒家社会主义模式;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既不是什么权贵(专制)资本主义模式,也不是什么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发展中大国的模式,既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是不发达的小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一定不能脱离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在使用“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时一定要鲜明地把它与社会主义密切联系起来,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起来,把它与我们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潘西华博士指出,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热议的现象彰显了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曲解与误读,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的较量。我们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还落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一些人没有立足于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而仍然习惯于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这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要在充斥霸权与挑战的国际竞争中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学术理论界理应有充分的自信,用中国话语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并对一些居心叵测的关心与质疑予以积极回应。
浙江财经学院张斌英副教授指出,由于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和角度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对“中国模式”的话语解读差异很大。在对“中国模式”进行系统、深入、完整的总结和归纳时,中国应形成中国对自己模式的话语,从而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回应并消除负面影响,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追求。中国人民是“中国模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中国人民最了解它的真谛和精髓,最有资格对它进行总结和概括,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中国模式”的同时,也应该在理论上构建和完善我们的话语体系,这样才能取得和发展我们在“中国模式”上的话语权。
南京审计学院卢国琪教授从十个方面梳理和归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经典的、创新的话语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话语体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话语体系、“三个世界”理论的话语体系、“两次飞跃”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话语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话语体系、科学发展观的话语体系。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
 
与会学者分别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对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见解。很多研究者提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应当用中国的话语来表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研究者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结合,积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厦门大学张艳涛副教授提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说中国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批判和反思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其不足之处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轻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陷入困境。在反思和批判过程中,一些人只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制约着人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论思考,却有意无意地忽视和轻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即在批判哲学教科书过程中,缺乏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重要性的认识,结果将其精华也一并抛弃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当代形态不仅是时代、实践和大众的需要,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未竟的理论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是内在统一的,为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发展和创新应当在“三形态”的统一中,建构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形态。
刘华初教授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开启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的话语空间。而当前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上的基本现状让人堪忧。我们应当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导性地位,从而与我国现代性建设的实践和我国国力相匹配,这也是中华文明崛起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当前通过理论创新获取话语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用性”的理论实践,即哲学理论的大众化、趣味化,它依然是我们哲学理论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理论的生命力。其二是理论创新,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也即建立真正的、科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只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会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受到的各种非难和攻击,经济学界的“去马克思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被边缘化的现象,汪宗田认为,应对这些非难与挑战,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创新,夯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根基。
程恩富教授提出了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综合创新”,为的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需要确立自主创新的志气。应结合实践,从简单引进和模仿外国经济学的自在方式,实现向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转变。即要实现两个超越:既在具体化的意义上超越马列经典经济学,又在科学范式的意义上超越当代西方经济学;要体现两种实践:既体现东西方市场经济实践,又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要显现两种创新:既要有经济学的某些常规发展,又要有其范式的革命。它将是一种科学反映经济现代性的“后现代经济学”,同时也将是一种“后马克思经济学新综合”,也就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世界眼光,坚持“马学”这个根本,在当代国外经济学继续分化和局部综合的基础上,去实现全面系统的科学大综合。
与会学者注意到在政治学西强我弱的话语体系下,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性,与会者围绕如何构建中国民主选举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中国外交话语的变迁、“第三条道路”与民主社会主义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河海大学的靳晓霞讲师提出,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选举思想为理论指导,要全面深入准确地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选举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选举的主张。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中国独特的民主选举实践为基础,认识到中国民主选举由执政党领导的特点,以实现人民民主为价值理念,选举实践的内容丰富,选举的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实现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大众性和国际性,建构完整的中国特色民主选举的理论体系,民众认可的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保持价值独立。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学军副教授提出,“第三条道路”表面看起来是一条超越老派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新路,但实质上不过是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的背叛和对新自由主义的趋同。他认为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导致去马克思主义和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改革后的民主社会主义,其实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民主社会主义了,而只能称为社会民主主义。因为其领导阶级已经由工人阶级变为中间阶级,其奋斗目标也由反对资本主义转变为维护和改良资本主义。这与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民主社会主义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范畴,后者从属于工人阶级社会主义运动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业已终结。可以看出,曾经喧嚣一时的“第三条道路”,改变的并非只是话语,其原因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总结和反思。
与会者探讨了关于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建设。福州大学蔡晓良副教授对马克思的理想社会话语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学术话语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其价值实现,不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具有直接的现实的价值意蕴,而且为重构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离不开马克思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从核心价值观及其学术话语体系的视角看,马克思提出并论证的理想社会是一个自由、丰裕、公有与民主的世界,其中自由发展、和谐丰裕,公有公益、民主民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初教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而现实的战略任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切合群众实际需要的、适应不同区域、民族、行业乃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大众价值体系,是一个任务的两个方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就不能完成。
中国传媒大学刘东建副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国际传媒学院的刘俐莉副教授回顾分析了“红色经典”的作用,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红色经典”曾发挥过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甚至是新中国建设的有机部分。他们认为不能否认“红色经典”通过话语讲述的方式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它论证革命胜利的必然性,确立了一整套严密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和生活方式。直到今天,“红色经典”的文化延伸一直没有远离大众的视线,“红色经典”一再受到人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入反思。“红色经典”热不仅是对于革命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和秩序的强化,在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吉林大学付秀荣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中国问题”,从“革命文化”到“建设文化”的话语转换是通过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不仅是话语形式的创新,而且是话语内容的创新,从“汉话汉说”到“汉话胡说”,再到“会说汉话”,必须依靠在话语形式与内容统一基础上的“中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创新之本在于“中国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的话语模式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到“以文化(人)为中心”的转换,文化话语体系创新要立足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于中国人民。
总之,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的主导性话语,我们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应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汪世锦)


[1]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63
 
© CopyRight All 版权所有: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
电话:0792-8312099  传真:0792-8312099
Email:shxtxyjzx@jju.edu.cn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编: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