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承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暨第二届《国际思想评论》杂志编委会年会”,于2013年11月16日-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之国际马克思主义分论坛举办的第二次会议,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古巴、土耳其等国,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知名学者与中国学者一道,就整体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资本主义及其问题、社会主义理论与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有深度的学术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研究员在致辞中阐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重要内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了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路径、主攻方向、时间进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深化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探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全面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国际思想评论》英文季刊主编程恩富教授在主持大会时指出,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以美国为代表的实施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危机四伏,经济遭受重创,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社会该向何处去?面对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深入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探讨左翼社会科学的新范式,为世界的繁荣发展提供新思路。深入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作出理论贡献,也是此次会议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编审在致辞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需要新的发展,也需要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发展需要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是构建繁荣有序的世界新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纲领,以此为契机,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新境界。
为期两天的会议内容丰富,交流热烈,成果丰硕,现将与会者探讨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探讨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错综复杂的时代问题要求我们重新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于指导实践。
1.马克思主义的时间概念
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经济系教授迈克·佩罗曼在大会发言中重申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观点:所有经济学理论最终都可归结为“时间经济学”。佩罗曼教授认为,“时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始终关注时间问题,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始终贯穿着时间性的历史视角。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却采取鸵鸟政策,避免谈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时间因素。佩罗曼认为,传统经济学对时间的忽视不是偶然的,如果要制造市场高效的神话,时间因素就必须被忽视,传统经济学倚重于“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概念,将整个世界分解为一整套交易活动,这样不仅模糊了时间的作用,而且模糊了为资本主义提供背景的社会关系。佩罗曼提醒中国经济学界,不要盲目信奉传统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使用的概率分布根本没有现实基础,因为未来永远都是未知的,我们需要在广义的时间概念下认识现实世界,要认识到资本主义无法消灭贫困,无法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对未来持开放态度,努力设计出能够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替代品。
2.马克思的生产危机理论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的生产危机理论。日本东北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思想评论》编委守建二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笔记收录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第四部分第14卷。守建二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关于危机的笔记是同时撰写的,马克思认为“周转周期”与危机周期紧密相关,受罗莎·卢森堡的消费不足理论的启发,马克思坚决反对货币危机理论并且特别强调技术变革的作用。
除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时间问题、生产危机理论,土耳其的哲学博士卡安·坎戈尔还探讨了劳动问题,提出了“劳动哲学”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劳动不是抽象的。哲学也是一种劳动,哲学劳动要探索客观规律和生命的本质,也要与生理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鲜活事物融为一体。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相关探讨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探讨注重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以下简称MEGA2)中马克思的手稿和笔记,日本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也体现在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史研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探讨上。
1.根据MEGA2重新理解马克思
驹泽大学经济学教授明石博行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问题”的理解。他指出,1989年-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引起学术界的反思,并兴起了“重新理解和发现马克思”的潮流。他认为在马克思的一生中确实发生了思想的转变,但要理解这种转变,我们首先必须仔细阅读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和他的九本巴黎笔记,这也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参照MEGA1,而应该参照MEGA2来研究马克思。正是通过写作巴黎手稿,马克思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成为第一流的哲学家、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和一个杰出的共产主义者。
德国洪堡大学博士、日本唯物论研究会成员齐藤幸平强调,MEGA2第四部分中马克思有关农业化学摘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的摘要中记录了李比希和约翰斯顿的分析,改变了对现代农业的态度,提出了新陈代谢的概念,这一概念为他阐述和批判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的代谢断裂奠定了基础。齐藤幸平认为,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要克服代谢断裂,重建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2.20世纪西亚的革命运动
土耳其工人党国际局成员、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依约普·丘奈伊特·阿卡林在发言中阐述了西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苏联解体后,美国运用其霸权控制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导致西亚各族人民对美式和平和美国霸权极为不满。美国发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海湾行动致使伊拉克分裂,引发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之后埃及和突尼斯的不稳定和冲突,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为整个地区埋下深仇大恨,新的抵抗力量正在人民中形成。阿卡林教授强调,在西亚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始终携手并进,共同与西方资本主义和狂热的宗教势力作斗争。
3.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助理研究员潘西华认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运用和发展是以各国的具体实践为依托的。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的程度不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在各国的运用与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判断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功与否,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检验。如若推动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或者国际无产阶级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探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描述当代社会,二是马克思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1.如何描述当代社会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特分校经济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国际思想评论》编委大卫·科茨在发言中指出,如何看待和描述当代社会直接影响人们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固定的,它在形式上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对资本主义的不同解读方式,有人用全球化来概括,也有人用金融化来概括,科茨认为,这些概括并不准确,对当前资本主义的最佳概括应该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金融化只是新自由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某种特征。在科茨看来,看似非常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越来越不稳定,即使它被称为“大稳健”。
土耳其工人党国际局成员米何麦特·阿德南·阿克费拉特从国际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当代社会特征的理解。他认为,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帝国主义时代。20世纪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表明,人类并不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时代过渡,而是处于“民族民主革命和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龙头地位,已成为人类的伟大希望。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并没有过时,但要发挥它的作用,也要与时俱进,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俄国圣彼得堡州立农业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扎兹诺宾在发言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塑造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今天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要分析21世纪及之后的人类发展前景,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对现实的影响。根据扎兹诺宾的介绍,为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作用,俄罗斯公共安全理念(CPS)开展了一项公民倡议,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创新方法论的角度,帮助每个公民学习并接受认知和创意文化,同时反思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以管理上的共产主义克服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他问题。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校长、经济学博士维克多·阿列克谢耶维奇·叶菲莫夫从现阶段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作用。叶菲莫夫指出,戈尔巴乔夫时代以来,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在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模式阻止了俄罗斯农工综合体的正常运作,市场不能形成一个由国家经济调整、实现人民生活理想的机制。虽然在俄罗斯已经不可能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阐明新的生活方式,以确保农业现代化,确保充分就业,确保下一代人口的身体健康以及高品质的生活。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相关探讨
与会学者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消费的实质、金融危机后的教训等,也分析了资本主义为什么貌似长久不衰,另外还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管控问题。
1.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
日本驹泽大学经济学教授姊齿晓在发言中强调,当代资本主义的过度消费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新自由主义乃至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产物。资本主义建立了消费信贷体系,它以某种方式扩大了生产过剩现象,并使生产过剩进一步加剧。消费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消费信贷在美国经济中一直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扩大消费信贷支持下的消费市场只是把生产过剩的风险推迟了,这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结构性问题。
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系教授、加拿大罗巴茨研究中心研究员丹尼尔·德莱契反思了金融危机,认为欧盟的机构性差距、革新和设计需要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他分析了临时决策的优势和局限,同时对比了加拿大度过1960年-2000年漫长宪法战争的经验,他认为,尽管通过大量反复的公款救助成功保住了欧洲资本主义,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欧元区很可能在未来陷入某种崩溃的境地。
2.资本主义为何能够经久不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资本的空间扩展是理解资本主义貌似经久不衰的关键。资本的空间扩展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地理空间的扩展,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二是社会空间的扩展,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纳入资本的控制之下。胡乐明提出,为了避免在21世纪末我们再次不得不悲哀地承认“本世纪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世纪”,社会批判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强化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批判,揭示资本的空间扩张的阶级剥削本质,重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以重组世界范围的阶级斗争,为社会主义赢得“希望的空间”。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管控
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宗教与批判理论教授,《明尼苏达评论》编委、《新倾向》主编肯尼思·苏林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劳动主要体现为各种新形式的知识生产和服务,并调节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意识、人类生活的情感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基本生物基础已不再是“私人”所有,而是无情地被新的积累机制所整编和利用。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法语系教授、《明尼苏达评论》主编哲奈尔·华生从弗洛伊德的一个著名分析病例入手,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管控问题。华生教授认为,汉斯病例具有政治意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工人家庭通过把精力转移到恋母情结等方面,而避免了社会政治问题,这也是资本主义把社会愿望转化为个人愿望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资本主义实现了对个体的控制,要改变这种状态,最佳方法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建工人阶级的团结。
五、当代社会主义的相关探讨
与会学者关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探讨主要围绕成熟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基础、当代社会主义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而展开。
1.成熟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基础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科学与社会》主编、《国际思想评论》编委大卫·莱伯曼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了自己关于成熟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关于社会制度的设想多数局限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中于私有/市场及公有/计划。这种简化的二元论已经不适用于解决当今世界资本主义问题。莱伯曼认为,私有制与公有制的二元论对社会主义具有消极影响。在中国,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由来已久,无论辩论方采取何种立场,都只限于二元论,而在现实中,资本主义生产工艺在国有企业中占相当的主导地位,无视这种情况固执地认为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社会主义”特性是无意义的。他进而提出成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它以多级民主迭代协调(MultilevelDemocraticIterativeCoordination,MDIC)的原则来运作,能够使计划与市场的优点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二者各自的缺点。莱伯曼认为,对成熟社会主义的这种构想有助于避免左派马克思主义者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急躁和焦虑现象。
2.当代社会主义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与巴黎美国大学教授、《社会主义研究》主编伊琳·科伯恩来自一个信奉历史唯物主义的“左派家庭”,她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出发,强调要从小处入手,努力使社会主义成为可能,不能仅仅幻想着是一个神奇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在未来应运而生,不能认为与实现社会主义相比,种族主义、性别、殖民主义问题是小的、次要的。
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特聘研究员英格尔·索尔泰在会议上阐述了紧缩政策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欧美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欧盟一些国家在紧缩政策的名义下为大垄断企业减少税负,同时把紧缩的压力压在劳动人民的肩上,不断增长的贫富悬殊很可能使工人阶级的斗争浪潮再次兴起。但索尔泰研究员也指出,工人阶级内部存在分歧,目标难以统一,不能联合起来有效对抗压迫者,甚至越罢工,越对自身不利,这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副主任冯颜利研究员对奥康纳提出的“正义之唯一可行的形式就是生产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生态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命题提出质疑,他认为人们对正义的探索是多视角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生态学社会主义”不是“生产性正义的唯一可行的途径”。他指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促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才能真正实现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是生产性正义与分配正义的辩证统一。
3.社会主义文化探讨
古巴《话题》杂志主编拉菲尔·赫尔南德斯介绍了批判性媒体在塑造古巴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古巴处于特殊的危机时期,由此加速了国家的转变,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一些批判性杂志引发了一个革命性的公开辩论,许多社会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作者也投身其中,促使具有批判性思想的文化杂志成为讨论和重建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公共媒体空间,并打造了古巴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古巴公众的文化素质也得到提升,讨论的话题日益广泛。
在网络文化时代,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金民卿研究员在讨论中认为,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真、善、美的文化,抵制假、丑、恶的文化,弱化错误的价值观倾向。要掌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网络文化的辩证法,既要引领好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又要有力抵制腐朽的、错误的尤其是反动的思想动向。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年来海内外学者所关注的话题,与会学者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可谓别开生面,如日本学者佐佐木力从中国梦、中国学者辛向阳从天安门历史哲学的角度所作的讨论。此外,还有的学者虽然未作大会发言,但通过提交论文和私下交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
1.21世纪的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际思想评论》编委、日本学者佐佐木力强调,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不同于过去的美国梦。他认为,20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特征可用“福特主义”来表示,以福特主义为特征的美国是贪婪而浪费的社会,它并不尊崇生活质量,而尊崇数量,这样的美国梦不值得追求。佐佐木力较为推崇不丹的发展模式,认为先发展再来解决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错误的。
2.天安门的历史哲学:中国奇迹的政治动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副主任、辛向阳研究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创造令人瞩目的奇迹,这可以从天安门的历史哲学中找到答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天安门历史哲学的要义。与天安门的历史哲学相应,中国奇迹的政治动因包括:稳定富有活力、持续富有效率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符合实际、适度超前、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攻坚克难、勇闯险关、体系健康的制度供给等。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他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际思想评论》编辑部执行副主任王中保在提交的论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道路、经验和教训及对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中指出,中国经济转轨三十多年带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这一过程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可以给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带来有益的启示。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向东教授在提交的论文“从长时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的伟大创造。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长远眼光,要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500年,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创新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