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就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根本遵循。
加强“硬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等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强大集束之力;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二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四要努力借助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场所、各种时机,开展文化活动,为文化建设创造理想的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主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爱国主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必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四个自信”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独创的一条人间正道,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人民作出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不能丢掉;“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延续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更不能丢掉。一句话,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建立人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自信,使整个中华民族抬头挺胸屹立于世界,凝魂聚力,创造新辉煌。